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伯阳曾著易参同,夺尽阴阳造化功。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4-04)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参同契

伯阳曾著易参同,夺尽阴阳造化功。上一句是什么?

唐·吕洞宾

伯阳曾著易参同,夺尽阴阳造化功。

欲识无中生妙有,须凭玄牝立丹宫。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吕洞宾

朝代:唐代(但需注意,吕洞宾常被后世道教尊为神仙,其事迹和作品多有神话色彩,且部分作品可能经过后人附会,因此具体创作年代有时难以确切考证,此处的“唐代”是基于广泛流传的说法。)

作者简介

吕洞宾,字洞宾,号纯阳子,是唐代著名的道教人物,被尊为道教八仙之一,传说中他游历四方,行侠仗义,且精通医术、占卜、风水等,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神仙,吕洞宾的事迹和传说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对后世道教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伯阳(指老子,李耳,因其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为伯阳父)曾经撰写了《周易参同契》,这部经典揭示了阴阳变化的无穷奥秘和造化之力,要想领悟从无到有、妙有生成的道理,就必须依靠玄妙的“玄牝”(道教术语,指宇宙万物生成的根源)来建立炼丹的宫室(即修炼内丹的场所)。

释义

伯阳曾著易参同:指老子所著的《周易参同契》,该书融合了道家哲学与炼丹术,是道教内丹学的重要经典。

夺尽阴阳造化功:形容《周易参同契》揭示了阴阳变化的全部奥秘,具有极高的造化之功。

欲识无中生妙有:表达了道教哲学中“无中生有”的思想,即万物皆从虚无中产生。

须凭玄牝立丹宫:强调了修炼内丹需要依靠对“玄牝”的领悟和把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周易参同契》的精髓和道教内丹修炼的核心思想,通过引用老子的经典著作,表达了作者对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诗中“夺尽阴阳造化功”一句,既是对《周易参同契》的高度评价,也体现了道教对阴阳变化规律的重视和敬畏,而“欲识无中生妙有,须凭玄牝立丹宫”则进一步揭示了道教内丹修炼的关键所在,强调了修炼者对宇宙本源的领悟和把握。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吕洞宾的事迹和作品多带有神话色彩,且具体创作年代难以确切考证,因此难以给出确切的创作背景,但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吕洞宾在修炼过程中,对《周易参同契》的深刻领悟和感悟的结晶,通过这首诗,吕洞宾不仅表达了自己对道教哲学的理解和领悟,也向后人传达了道教内丹修炼的核心思想和精髓。

“伯阳曾著易参同,夺尽阴阳造化功。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