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关外羽书三月急,道傍茅舍百年馀。的释义

3个月前 (04-04)诗词赏析4

诗词原文

边塞

关外羽书三月急,道傍茅舍百年馀。的释义

朝代:唐代

作者:杜荀鹤

关外羽书三月急,道傍茅舍百年馀。

征人有泪皆成血,胡马无声暗度河。

燕塞春寒花欲暮,陇山秋雨叶初飞。

何时得见边城静,醉卧沙场不忆家。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曾隐居庐山,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晚唐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有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的作品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边关之外的紧急军报接连不断,已经持续了三个月;道路旁边的茅屋却静静地伫立,已经历了上百年的风雨,出征的战士们泪水涟涟,仿佛都化作了鲜血;敌人的战马悄无声息地渡过了河流,燕塞之地春天寒冷,花儿都快凋谢了;陇山之上秋雨绵绵,树叶刚开始飘落,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边关恢复宁静,让我能够醉卧沙场,不再思念远方的家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征人的艰辛,首联“关外羽书三月急,道傍茅舍百年馀”通过对比边关的紧急军情和道路旁历经沧桑的茅屋,突出了战争的紧迫性和对百姓生活的深远影响,颔联“征人有泪皆成血,胡马无声暗渡河”进一步描绘了征人的悲惨境遇和敌人的狡猾,颈联“燕塞春寒花欲暮,陇山秋雨叶初飞”以自然景象烘托出边塞的荒凉和凄清,尾联“何时得见边城静,醉卧沙场不忆家”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征人生活的同情。

赏析

这首诗以边塞战争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征人的艰辛,诗人以“关外羽书三月急”开篇,直接点明了边关的紧急局势,为全诗奠定了沉重的基调,接着以“道傍茅舍百年馀”进行对比,突出了战争的长期性和对百姓生活的深远影响,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征人的泪水和敌人的狡猾,以及边塞的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战争的残酷和征人的无奈,尾联则以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征人生活的同情作为结尾,使全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边患频仍,杜荀鹤作为一位出身寒微的诗人,对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边塞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关外羽书三月急,道傍茅舍百年馀。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