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洛下贾生犹献策,平明立在玉阶除。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4-04)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贾生

洛下贾生犹献策,平明立在玉阶除。全诗是什么?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附加句(虽非原诗直接内容,但基于您的关键词进行联想构建):

洛下贾生犹献策,平明立在玉阶除。

(此句为基于原诗意境及您的关键词所构,意在描绘贾谊虽遭贬谪,但仍心系国家,清晨立于朝廷之外,准备进献良策的情景。)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讽刺和批判意味,反映了晚唐社会的种种矛盾。

译文

(原诗部分)

汉文帝求贤,在宣室中召见被贬的臣子贾谊,贾谊的才能和风度无人能及,可惜文帝虽然夜半时分召见他,却只是空谈鬼神之事,而不询问关于国家百姓的大事。

(附加句)

洛阳城下的贾谊仍然坚持进献自己的治国良策,清晨时分就站立在宫殿的玉阶之下等待召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汉文帝召见贾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不能真正重用人才的遗憾和批判,贾谊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反而被问及鬼神之事,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忽视和浪费,附加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贾谊的忠诚和执着,即使身处逆境,仍心系国家,渴望为国献策。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揭示了统治者对于人才的忽视和浪费,诗人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将汉文帝的虚伪和贾谊的忠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诗人也通过贾谊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才的珍视和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附加句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使得贾谊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李商隐的个人经历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得到重用,他对于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和社会的不公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这首诗正是他对于这种现象的批判和反思,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人才的珍视和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通过描绘贾谊的形象和遭遇,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洛下贾生犹献策,平明立在玉阶除。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