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烟轻留贾谊,铜盘露冷赐扬雄。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秋夜长
唐·韦庄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谁可问,衡阳雁去无书信。
幽人此夜正相忆,况有离肠万回曲。
蜡烛烟轻留贾谊,铜盘露冷赐扬雄。
关山梦魂长缭绕,塞雁音书杳寂寥。
谁念迁客归来老,故国逢春一寂寥。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情感,韦庄的诗风清丽,词作尤为著名,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秋夜漫长,天空无云,静谧无声,只有断断续续的鸿雁叫声持续到天明,想要寄送寒衣却不知寄往何处,因为衡阳的大雁飞去后也没有带回任何书信,在这秋夜,隐士正深深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更何况他心中有着千回百转的离愁别绪,就像当年贾谊被贬长沙时,蜡烛烟轻,孤独难眠;又如扬雄在京城,铜盘上的露水冰冷,独自受赐,梦中关山重重,魂牵梦绕,而塞外的雁书却杳无音信,又有谁会想到我这个被贬谪的官员归来后已经老去,面对故乡的春天,心中只有无尽的寂寥。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静谧和鸿雁的叫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内心的孤独,诗中“蜡烛烟轻留贾谊,铜盘露冷赐扬雄”两句,借用了历史上两位文人的典故,贾谊和扬雄都曾是才华横溢却遭遇贬谪的文人,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被贬后的孤独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诗中“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两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寄衣无信、幽人相忆等情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而“蜡烛烟轻留贾谊,铜盘露冷赐扬雄”两句,则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深度。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流离失所,对国家和个人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感受,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被贬谪或流亡期间所作,通过描绘秋夜的静谧和孤独,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