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既醉太平谁事业,为倾恩意入流霞。的解释

3个月前 (04-06)诗词赏析6

诗词原文

醉中感怀

既醉太平谁事业,为倾恩意入流霞。的解释

唐·罗隐

既醉太平谁事业,为倾恩意入流霞。

风前始觉苍蝇恶,日上应知狡兔夸。

桂树放教遮月长,杏花宜与隔墙花。

世间荣辱何须问,且向樽前听琵琶。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晚唐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依附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讽刺深刻,对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多有揭露和批判,同时他的诗作也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与无奈。

译文

在太平盛世中沉醉,这是谁的功业呢?为了报答深厚的恩情,我愿将心意倾注于这如流霞般的美酒中,在风前才察觉到苍蝇的可恶,太阳升起时应知晓狡兔的夸耀,桂树让它自由生长以遮蔽月光,杏花应与墙外的花朵相映成趣,世间的荣辱又何必去追问呢?不如且在酒樽前聆听那琵琶的弹奏吧。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太平盛世中的沉醉与感慨,以及对世间荣辱的超脱态度,首句“既醉太平谁事业”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创造这一盛世的英雄的敬仰,次句“为倾恩意入流霞”则通过饮酒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恩情的感激与回报,后四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含了对世间百态的深刻洞察和超脱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醉”为线索,贯穿全诗,既表现了诗人在太平盛世中的沉醉与享受,又蕴含了对世间荣辱的超脱与淡然,首联以设问开篇,引人入胜,同时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英雄的敬仰,颔联通过“苍蝇”与“狡兔”的比喻,暗讽了社会上的小人与权贵,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颈联则以桂树与杏花的描绘,寓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和谐共处的向往,尾联则以“世间荣辱何须问”的豁达态度,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世间荣辱的超脱与淡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在某些地区,如罗隐所生活的钱塘一带,却相对较为安定和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罗隐以“醉中感怀”为题,表达了自己对太平盛世的沉醉与感慨,以及对世间荣辱的超脱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罗隐对晚唐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既醉太平谁事业,为倾恩意入流霞。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