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楼阁高低跨碧空,鳞鳞群树亚山风。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4-06)诗词赏析11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林景熙的《庐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楼阁高低跨碧空,鳞鳞群树亚山风。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庐山

宋·林景熙

楼阁高低跨碧空,鳞鳞群树亚山风。

昼看云起成奇峰,夜见月来上此峰。

无限烟霞供啸咏,不须惆怅怨东宫。

他年我若重游日,拾得松枝尽化龙。

作者简介

林景熙(约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至元初诗人、文学家、藏书家,咸淳七年(1271),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曾应召北上大都,次年冬南归,晚年往来温州、平阳间,林景熙的诗作哀怨悱恻,多抒发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传世作品有《霁山集》《白石樵唱》。

译文

楼阁高低错落,横跨在碧空之中,层层叠叠的树木在山风中微微低垂,白天观看云雾升起,幻化成奇峰异景,夜晚则见明月高悬,照耀着这座山峰,这里有无限的烟霞美景可供吟咏,不必为过去的东宫之事而惆怅怨恨,将来如果有一天我再次重游此地,或许那时我拾得的松枝都已化作了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对过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首联写楼阁与群树,展现出庐山的雄伟与生机;颔联通过云起月来,描绘了庐山变幻莫测的景象;颈联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赞美,以及不必为往事所困的豁达;尾联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赏析

这首诗以庐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之美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庐山的景象跃然纸上,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过往的释怀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林景熙生活在南宋末年至元初,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灭亡后,林景熙作为遗民,心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览庐山时所作,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象,寄托了自己对过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楼阁高低跨碧空,鳞鳞群树亚山风。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