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野旷自然伤远目,天高聊复送飞鸿。的释义

3个月前 (04-06)诗词赏析5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野旷自然伤远目,天高聊复送飞鸿。的释义

诗词原文

《送魏大从军》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野旷自然伤远目,天高聊复送飞鸿。

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年二十四举进士,授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译文

匈奴还未消灭,魏绛又要去从军,在三河道与友人怅然告别,去追随那古代六郡的英雄,雁门关外群山连绵横亘在代州北面,飞狐塞上烽火连天与云中郡紧紧相连,原野空旷辽阔,远望时令人感到悲伤,天空高远,姑且目送归去的鸿雁。

释义

此诗写友人别离,抒发立功报国的抱负,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全诗气势雄浑,慷慨悲凉,表现了诗人的真挚感情和博大胸怀。

赏析

首二句“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点明友人此行的目的和背景,以“匈奴”代指当时北方入侵的少数民族,借古喻今,使诗意更加含蓄深沉,次二句“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写离别之情,友人要去追寻那古代六郡的英雄业绩,诗人对此感到怅然若失,接下来四句“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野旷自然伤远目,天高聊复送飞鸿”,描写边塞的苍茫景象,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子昂在送友人魏大从军时所作,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国家边境不宁,诗人深感忧虑,而友人魏大又要去从军,诗人对此既感到欣慰,又感到不舍,在送别之际,诗人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送别诗。

《送魏大从军》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抒发爱国抱负、展现真挚情谊的佳作,陈子昂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使这首诗成为了初唐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野旷自然伤远目,天高聊复送飞鸿。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