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复馀声到耳边,衡门不闭亦萧然。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闲居
唐·王维
门巷萧条长绿苔,衡门不闭亦萧然。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旧友今何在,无复馀声到耳边。
阶前无行迹,空想绿窗人。
(注:原诗中并未直接连续出现“无复馀声到耳边,衡门不闭亦萧然”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两句融入了一首假设的“闲居”诗中,以展现这两句的意境,王维有多首描绘闲居生活的诗作,但具体这两句的组合并非出自某一首确切的诗,以下解析基于这种融合后的假设情境。)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他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尤擅五言律诗,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的诗作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常描绘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门巷里长满了青苔,显得异常萧条,简陋的柴门没有上锁,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萧然,林中的花儿被风扫落,但小径上的草儿被踏过后又顽强地生长起来,昔日的朋友如今都在哪里呢?耳边再也没有了他们的声音,台阶前空无一人,只留下我对着那绿色的窗棂,空自遐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宁静与孤寂,门巷萧条、衡门不闭,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林花扫落、径草踏生,则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生生不息,旧友不在,耳边无声,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阶前无行迹,空想绿窗人,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宁静与孤寂,诗人通过对门巷、衡门、林花、径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通过对旧友的思念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王维作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假设这首诗为王维所作,那么其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晚年闲居生活有关,王维晚年仕途不顺,多次遭贬,晚年生活相对孤寂,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加关注自然与人生,通过描绘闲居生活的宁静与孤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