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枝鸟语皆无赖,每向春晴聒昼眠。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春日闲居
唐·韦庄
风枝鸟语皆无赖,每向春晴聒昼眠。
柳色满园春欲动,日长人静掩柴扉。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苦和个人情感,风格清丽温婉,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含蓄,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译文
春风中树枝摇曳,鸟儿啼叫都显得那么顽皮无赖,每当春光明媚、天气晴朗时,它们就吵嚷个不停,害得我只能在白天也昏昏欲睡,园子里柳树新绿,春意盎然,仿佛整个春天都要随之跃动起来,而在这漫长的春日里,四周一片寂静,我只得独自掩上柴门,享受这份宁静与闲适。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闲居时的生活场景和心境,首句“风枝鸟语皆无赖”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春风中的树枝和鸟儿的啼叫赋予了顽皮无赖的特性,形象地表现出春日里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喧嚣,次句“每向春晴聒昼眠”则进一步说明这种喧嚣对诗人睡眠的影响,透露出一种无奈而又略带幽默的情感,后两句“柳色满园春欲动,日长人静掩柴扉”则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园景,以及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闲居的宁静与喧嚣交织的生活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捕捉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联以“无赖”二字赋予自然景物以人性色彩,既表现了春天的活泼与生机,又透露出诗人对这种喧嚣的轻微抱怨,颔联则通过“柳色满园”和“日长人静”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渴望找到一片宁静的避风港,以逃避现实的苦难,这首诗正是他在春日闲居时,面对自然界的喧嚣与宁静,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描绘春日园景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诗中也隐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