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风枝鸟语皆无赖,每向春晴聒昼眠。全诗是什么?

3个月前 (04-07)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春日闲居

风枝鸟语皆无赖,每向春晴聒昼眠。全诗是什么?

唐·韦庄

风枝鸟语皆无赖,每向春晴聒昼眠。

柳色满园春欲动,日长人静掩柴扉。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苦和个人情感,风格清丽温婉,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含蓄,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译文

春风中树枝摇曳,鸟儿啼叫都显得那么顽皮无赖,每当春光明媚、天气晴朗时,它们就吵嚷个不停,害得我只能在白天也昏昏欲睡,园子里柳树新绿,春意盎然,仿佛整个春天都要随之跃动起来,而在这漫长的春日里,四周一片寂静,我只得独自掩上柴门,享受这份宁静与闲适。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闲居时的生活场景和心境,首句“风枝鸟语皆无赖”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春风中的树枝和鸟儿的啼叫赋予了顽皮无赖的特性,形象地表现出春日里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喧嚣,次句“每向春晴聒昼眠”则进一步说明这种喧嚣对诗人睡眠的影响,透露出一种无奈而又略带幽默的情感,后两句“柳色满园春欲动,日长人静掩柴扉”则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园景,以及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闲居的宁静与喧嚣交织的生活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捕捉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联以“无赖”二字赋予自然景物以人性色彩,既表现了春天的活泼与生机,又透露出诗人对这种喧嚣的轻微抱怨,颔联则通过“柳色满园”和“日长人静”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渴望找到一片宁静的避风港,以逃避现实的苦难,这首诗正是他在春日闲居时,面对自然界的喧嚣与宁静,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描绘春日园景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诗中也隐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风枝鸟语皆无赖,每向春晴聒昼眠。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