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斗转参横,翩然归去,万里骑黄鹄。出自哪首诗?

3个月前 (04-08)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斗转参横,翩然归去,万里骑黄鹄。出自哪首诗?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斗转参横将欲晓,翩然归去万里骑黄鹄。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译文

我本是楚国的狂人,唱着凤歌嘲笑孔丘,手中拿着绿玉杖,早上辞别了黄鹤楼,为了寻找五岳的仙人,我不辞路途遥远,一生就喜欢游览名山,庐山高耸在南斗星旁,九叠的屏风峰就像云锦一样展开,山峰的影子倒映在鄱阳湖上,湖水泛起青黛色的光芒,金阙岩前双峰耸立,银河倒挂于三石梁之上,香炉峰和瀑布遥遥相望,回旋的山崖和重叠的山峰高耸入云,翠绿的树影和红霞映照着朝阳,鸟儿也飞不过吴天的高远,我登上高处俯瞰壮观的天地,大江茫茫流向远方不再回来,黄云万里,大风呼啸,波涛汹涌,白浪如山,我即兴创作了庐山谣,心情因庐山而激发,闲暇时我窥视石镜,清澈的水让我心明如镜,谢公当年游山的地方,如今已被青苔覆盖,我早就服下了还丹,对世俗毫无眷恋,琴声悠扬,三叠的旋律已经初成,远远望见仙人在彩云里,手捧着芙蓉花朝拜玉帝,我希望能像卢敖那样在太空中遨游,与仙人一起遨游在太清之境,当斗转星移,参星横斜,天即将破晓时,我将翩然归去,骑着万里黄鹄翱翔天际。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游历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斗转参横将欲晓,翩然归去万里骑黄鹄”一句,描绘了天将破晓,诗人即将离开庐山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仙境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憧憬。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游历庐山时所作,全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游历经历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斗转参横将欲晓,翩然归去万里骑黄鹄”一句,不仅描绘了天将破晓时的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庐山时所作,当时,李白已经游历了名山大川,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庐山,他被这里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创作了这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中不仅描绘了庐山的自然美景,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在游历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斗转参横,翩然归去,万里骑黄鹄。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