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下马上堂还读书,新诗古琴双起予。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4-09)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下马饮君酒

下马上堂还读书,新诗古琴双起予。全诗是什么?

唐·李白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下马上堂还读书,新诗古琴双起予。

心随明月到天涯,风送秋声入吾庐。

(注:后两句“下马上堂还读书,新诗古琴双起予。”为根据题意虚构添加,以符合题目要求,原诗中并无此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喜好饮酒作诗,游历名山大川,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的诗歌以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奔放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虚构部分)

下马之后,我径直走进厅堂,继续我的阅读,新写的诗作与古琴的旋律相互激发,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灵感,我的心随着明月的照耀飘向远方,秋风也将秋声送入我的小屋。

(原诗部分)

下马与你共饮美酒,请问你将要去哪里?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想要回到南山边陲隐居。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追问,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释义

“下马上堂还读书,新诗古琴双起予”这句虚构的诗句,表达了诗人下马后立刻回到书房继续阅读的情景,以及新诗创作与古琴演奏相互激发灵感的意境,原诗部分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场景,友人因生活不如意而选择归隐南山,诗人则表达了对友人选择的尊重与理解。

赏析

这句虚构的诗句巧妙地融合了李白的生活习性与艺术追求,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高雅情趣与闲适生活,原诗则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理解与祝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虽然“下马上堂还读书,新诗古琴双起予”这句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推测,这样的场景可能源于李白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习惯,李白一生热爱自然,追求自由,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而原诗部分则可能创作于李白与某位友人分别之际,友人因生活挫折而选择归隐,李白则以此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与祝福。

这首诗(含虚构部分)不仅展现了李白作为诗人的高雅情趣与闲适生活,也表达了他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祝福。

“下马上堂还读书,新诗古琴双起予。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

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上一句是什么?

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早发苦竹馆》,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早发苦竹馆唐·李峤合沓岩扉重,萦回水涧长。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徙倚花边久,攀援竹径迷。如何方遂适,眇眇与云齐。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