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负弩前呼地起尘,炎风烈日正随人。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4-10)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贵公子夜阑曲

负弩前呼地起尘,炎风烈日正随人。下一句是什么?

唐·李贺

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

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抱琴时度曲,拂枕还开镜。

隔帘灯影斜,高枕愁如醉。

梦别芙蓉浦,泪垂杨柳津。

苏小小墓前春,冷月欲黄昏。

负弩前呼地起尘,炎风烈日正随人。

红妆递酒宴青春,云帐吹笙香雾浓。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他自幼聪颖,七岁能诗,但因家道中落,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李贺的诗作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瑰丽,常运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被誉为“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译文

(节选部分)

烟雾袅袅升起,沉水香在静静燃烧,乌鸦啼叫,夜色已深,曲折的池塘中,芙蓉花在波光中摇曳,贵公子的腰身如玉般清冷,他时而抱起琴弹奏乐曲,时而拂去枕头上的灰尘,打开镜子,隔着帘子,灯影斜斜,他高枕而卧,愁绪却如同醉酒一般,梦中离别了那芙蓉盛开的水边,泪水垂落在杨柳依依的渡口,苏小小的墓前春意盎然,冷月即将西沉,黄昏降临,贵公子出行时,前有仆人背负弓箭开路,尘土飞扬,炎风烈日也紧紧相随,在青春宴会上,红妆女子递酒助兴,云帐内吹笙,香气浓郁。

释义

“负弩前呼地起尘,炎风烈日正随人”这两句诗描绘了贵公子出行的盛况,负弩,指仆人背负弓箭在前面开路;前呼,指前面有人呼喊开道;地起尘,形容尘土飞扬;炎风烈日正随人,则进一步强调了天气之炎热,但即便如此,贵公子的出行队伍依然浩浩荡荡,不受影响。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代贵族生活的奢华与排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贵公子出行的壮观场景,既表现了其地位的显赫,也隐含了对这种奢侈生活的批判,通过“炎风烈日正随人”的描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炎凉与不公,即便是炎炎夏日,也无法阻挡贵族们追求享乐的脚步。

创作背景

李贺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仕途不顺,对现实社会有所不满的时期,通过描绘贵公子奢华的生活场景,诗人既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羡慕,也寄托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批判,诗中的“苏小小墓前春,冷月欲黄昏”等句,也透露出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愁,整首诗在描绘贵族生活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

“负弩前呼地起尘,炎风烈日正随人。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