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系船汀树无人语,卧听波涛澒洞声。的意思及出处

3个月前 (04-10)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宿甘露寺僧舍

系船汀树无人语,卧听波涛澒洞声。的意思及出处

北宋·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天入苍茫应无际,水归云洞自相萦。

系船汀树无人语,卧听波涛澒洞声。

作者及朝代

作者:曾公亮(999年-1078年),字明仲,号乐正,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书法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宰相,封兖国公,世称“曾鲁公”,卒赠太师、中书令,谥号“宣靖”,后改谥“忠献”。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曾公亮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知会稽县、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他为人端重沉默,为政清简,治军严明,在地方和中央都有显著的政绩,他善于荐拔人才,范仲淹、王安石、韩琦、欧阳修等人都曾得到他的推荐,他还是一位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笔力遒劲,风格稳健。

译文

枕中透出云气,使人觉得千峰在眼前;床底响起松涛,仿佛万壑鸣哀,要想看到银山般的浪涛拍天而起,只需打开窗户,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而来。

天空苍茫无际,江水流入云洞自相环绕,把船系在汀洲的树下,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人声,我躺在床上静听那波涛汹涌澎湃的声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甘露寺僧舍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前两句通过“云气千峰近”和“松声万壑哀”的描写,展现了甘露寺周围环境的幽静和壮丽,后两句则通过“开窗放入大江来”和“卧听波涛澒洞声”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对甘露寺周围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甘露寺僧舍周围的景色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还通过“开窗放入大江来”和“卧听波涛澒洞声”等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公亮在北宋时期夜宿甘露寺僧舍时所作,甘露寺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后峰,是三国时东吴甘露元年(265年)所建,曾公亮在游览甘露寺时,被其周围的自然景色所吸引,于是夜宿僧舍,并创作了这首诗来赞美这里的景色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系船汀树无人语,卧听波涛澒洞声。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