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谏垣风彩东观笔,不待上计看回舆。全诗是什么?

3个月前 (04-10)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东观谏垣

谏垣风彩东观笔,不待上计看回舆。全诗是什么?

唐·韦承庆

谏垣风彩东观笔,不待上计看回舆。

天子欲开三面网,臣心常奉五车书。

春随莺燕过芳树,秋伴蒹葭没古渠。

只恐微才羞献赋,二毛垂鬓岂堪驱。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承庆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承庆,唐代文学家、官员,字延休,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少举进士,累迁中书舍人,武后时,拜凤阁舍人,长安中,历迁司封员外郎、检校秋官郎中,兼修国史,中宗复位,以附张易之贬泷州参军,景龙二年(708年),召拜尚书右丞、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为河南刺史,迁河东太守、太原尹,征为黄门侍郎,封扶阳县侯,开元元年(713年),为御史大夫、同平章事,出为陕州刺史,改荆州长史,入为太子宾客、吏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承庆著有文集六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

译文

在谏官的位置上展现着风采,如同东观中的文笔一般犀利,不等上计考核完毕,就已看到您归来的车驾,天子想要广开言路,如同三面设网,而我心中常怀五车之书,以备进谏,春天随着莺燕飞过芳香的树木,秋天则伴着蒹葭淹没在古老的河渠中,只恐怕自己的微小才能不足以献上辞赋,两鬓斑白又怎能承受驱使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韦承庆作为谏官,对朝廷的忠诚与对自我才能的自谦,首联点明身份与职责,颔联写天子广开言路与自己心怀进谏之志,颈联以春秋景色喻时光流逝,尾联则表达了对自身才能的谦逊与对年迈的感慨。

赏析

韦承庆的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展现了他作为谏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诗中通过“谏垣风彩”与“东观笔”的描绘,突出了他在谏官岗位上的风采与才华,通过“天子欲开三面网”的典故,表达了朝廷广开言路的决心,也暗示了韦承庆作为谏官的重要作用,颈联以春秋景色为喻,既描绘了时光的流逝,也寓含了诗人对朝廷事务的持续关注与关心,尾联则通过自谦与对年迈的感慨,展现了韦承庆的谦逊与淡泊名利之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承庆担任谏官期间,当时朝廷广开言路,鼓励臣子进谏,韦承庆作为谏官,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对自身的才能与年龄有所感慨,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与对自我才能的自谦,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与年迈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韦承庆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作为官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谏垣风彩东观笔,不待上计看回舆。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