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欲断嘶蝉仍自续,倦飞孤鸟亦知还。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4-10)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归园田居·其四

欲断嘶蝉仍自续,倦飞孤鸟亦知还。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欲断嘶蝉仍自续,倦飞孤鸟亦知还。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表现出对自然及人生的深刻感悟,影响极为深远。

译文

远离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姑且带着子侄辈,拨开树丛漫步荒墟,游荡徘徊坟墓之间,依稀可辨前人旧居,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上前打听砍柴之人,往日居民去向何处?砍柴之人对我言讲,皆已亡故无可奔扑,三十年朝市变面貌,此语不假亲眼目睹,人活一世如梦幻泡影,终归要化为死人枯骨,蝉声将断仍不断绝,孤鸟疲倦也知回还。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回到田园后的所见所感,通过对田园荒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欲断嘶蝉仍自续,倦飞孤鸟亦知还”两句,以蝉和孤鸟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两句诗以蝉和孤鸟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中生物对归宿的感知,蝉声虽欲断绝但仍持续不断,象征着人生的执着与坚韧;孤鸟疲倦后也知道归巢,暗示着人们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最终都会找到心灵的归宿,这两句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陶渊明在仕途上经历了多次挫折后,对官场的黑暗和腐败深感失望,于是决定辞官归隐,回到田园生活中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这两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归宿的深刻思考。

“欲断嘶蝉仍自续,倦飞孤鸟亦知还。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