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岭梅阴下驻旌旟,五月归更竹使符。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4-11)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送岭南卢判官罢归京口

岭梅阴下驻旌旟,五月归更竹使符。全诗是什么?

唐·韦应物

岭梅阴下驻旌旟,五月归更竹使符。

瘴海炎天频送客,越山秋水复逢君。

莫言此去难相见,犹有南云望北渚。

暂去还当赴帝乡,归时莫忘钓鱼矶。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等职,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诗歌风格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聪颖好学,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逐渐转向文学创作,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韦应物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岭梅的树荫下驻留了军队的旗帜,五月份你又要带着竹制的符节归京了,在瘴气弥漫、炎热难耐的南方海边频繁地送别客人,没想到在越山的秋水边又与你重逢,不要说这次离去后就难以相见,还有南方的云彩可以遥望着北方的水边,你暂时离去还会回到皇帝身边,回来的时候别忘了我们曾经钓鱼的河滩。

释义

这首诗是韦应物为送别友人卢判官归京而作,诗中通过描绘岭梅、瘴海、越山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感慨,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首联“岭梅阴下驻旌旟,五月归更竹使符”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同时暗示了友人的身份和即将归京的事实,颔联“瘴海炎天频送客,越山秋水复逢君”则通过对比和呼应的手法,突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缘分和情谊,颈联“莫言此去难相见,犹有南云望北渚”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豁达和对未来的期许,尾联“暂去还当赴帝乡,归时莫忘钓鱼矶”则是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担任滁州刺史或江州刺史期间,当时,卢判官因某种原因需要返回京城,韦应物便写下这首诗以表达送别之情,在唐代,文人之间的交往非常频繁,送别诗也是当时文学创作中的重要题材之一,韦应物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自然能够用优美的笔触描绘出送别时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岭梅阴下驻旌旟,五月归更竹使符。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全诗是什么?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全诗是什么?

这首包含关键词“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初晴游沧浪亭》,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初晴游沧浪亭》宋·陆游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初晴草色绿新抽,细径幽深信步游。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山光悦鸟性,水色润禅心。有名闲富贵...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题溧阳金庭园》,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题溧阳金庭园》唐·李白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春风舞雩意,落日采薇居。作者及朝代: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