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近腊犹悭六出繁,忽惊盈尺及民宽。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4-12)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喜雪

近腊犹悭六出繁,忽惊盈尺及民宽。的意思及出处

宋·楼钥

近腊犹悭六出繁,忽惊盈尺及民宽。

天公似欲成三白,巧放寒花一夜看。

作者及朝代

作者:楼钥(1137年-1213年),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藏书家。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楼钥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历官温州教授、太府寺丞、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侍郎、直学士院、同知枢密院事等职,他学识渊博,藏书丰富,精于鉴赏,尤善诗文,有《攻媿集》等传世,楼钥在政治上颇有建树,曾参与平定内乱,出使金国,为南宋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译文

临近腊月时节,雪花还吝啬着不肯多降,忽然之间,惊喜地发现积雪已厚达一尺,给百姓带来了宽慰,上天似乎有意要成就这连续三场大雪(古代以雪为瑞兆,连续下雪三次为“三白”),巧妙地在一夜之间绽放出这寒冷的雪花供人观赏。

释义

近腊犹悭六出繁:腊月将近,但雪花(六出,雪的别称)还很少降落。

忽惊盈尺及民宽:突然之间,积雪厚达一尺,给百姓带来了宽慰和喜悦。

天公似欲成三白:上天似乎有意要成就这连续三场大雪的吉兆。

巧放寒花一夜看:巧妙地在一夜之间绽放出这寒冷的雪花供人观赏。

赏析

这首诗以喜雪为题,表达了诗人对雪花的喜爱和对百姓福祉的关切,首句“近腊犹悭六出繁”以“悭”字形容雪花稀少,为后文的惊喜铺垫,次句“忽惊盈尺及民宽”则通过“惊”字和“盈尺”的积雪,展现了诗人对雪花的惊喜和对百姓因雪而得的宽慰,后两句“天公似欲成三白,巧放寒花一夜看”则进一步渲染了雪花的美丽和吉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楼钥任职期间,当时他或许正在关注民生疾苦,对百姓的福祉有着深切的关怀,在腊月将近的时节,雪花稀少,百姓可能因干旱而担忧,突然之间,大雪纷飞,积雪厚达一尺,给百姓带来了宽慰和喜悦,诗人因此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喜雪诗,以表达对雪花的喜爱和对百姓福祉的关切,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近腊犹悭六出繁,忽惊盈尺及民宽。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