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北来州域尽平地,孰若旧邺襟山河。的释义

3个月前 (04-12)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登城

北来州域尽平地,孰若旧邺襟山河。的释义

唐·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北来州域尽平地,孰若旧邺襟山河。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旧柯。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我凄凄切切地离开了亲爱的人,泛舟进入茫茫的烟雾之中。

归去的船帆载着洛阳的游子,广陵的树木在残钟声中摇曳。

今天在这里与你分别,不知何时何地还能再相遇。

世事就像那河上的小舟,随波逐流,哪里能安定下来呢?

北方的州域尽是平坦之地,哪里比得上旧时的邺城,依山傍水,气势磅礴。

我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思念,绵绵不绝地想着过去的时光和故友。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凄切心情和对旧地的怀念,前几句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和归途景象,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后几句则通过对比北方的平坦之地和旧时的邺城,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故友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离别时的悲伤和对过去的怀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北方的平坦之地与旧时的邺城进行对比,突出了对故地的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诗人还通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等句子,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漂泊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离别之际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正面临着离别和漂泊的境遇,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思念,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情感在唐代诗人中并不罕见,但韦应物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共鸣的佳作。

“北来州域尽平地,孰若旧邺襟山河。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