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游览最佳处,遂施畚筑完陂陀。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游山记
朝代:唐代
作者:李端
翠峦千叠绕云间,古木参天映碧潭。
飞鸟成群寻佳木,溪流潺潺绕松岚。
此为游览最佳处,遂施畚筑完陂陀。
他日重来应不忘,清风明月共跻攀。
作者简介
李端,字正己,唐代著名诗人,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户参军等职,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多写山水田园之景,抒发闲适淡泊之情,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等人并称“大历十才子”。
译文
翠绿的山峦层层叠叠,环绕在云雾之间,古老的树木高耸入云,映照着碧绿的深潭,成群的飞鸟在寻找着茂密的树木栖息,溪流潺潺地绕过松林间的雾气,这里正是游览的最佳之地,于是我便拿起畚箕和筑具,将这里的斜坡和小山丘修缮得更加完美,将来某一天如果再次来到这里,一定不会忘记这美好的景象,愿与清风明月一同攀登这山水之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一处山水美景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通过描绘山峦、古木、飞鸟和溪流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喜爱之情,并决定将其修缮得更加完美,同时表达了未来再次游览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峦、古木、飞鸟、溪流等自然元素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还通过“此为游览最佳处”和“遂施畚筑完陂陀”等句子,表达了自己对这片美景的喜爱和珍视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端游历山水之间时,作为一位热爱自然的诗人,李端在游览过程中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山水之美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以及他追求闲适淡泊生活的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游历山水、寄情自然的传统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