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北去川原极目平,修途尘敛雨初晴。出自哪首诗?

3个月前 (04-12)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行旅

北去川原极目平,修途尘敛雨初晴。出自哪首诗?

唐·韦庄

北去川原极目平,修途尘敛雨初晴。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乱江南,开始创作诗歌,乾宁元年(894年),再试及第,授校书郎,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灭唐建梁,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前蜀宰相,蜀之开国制度多出其手,官至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向北望去,辽阔的原野一望无际,长长的道路在雨后初晴时显得格外清晰,尘埃也被雨水洗净,路边的柳条已经折尽,花儿也已落尽,请问那远行的人啊,你是否还会归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行旅在途的景象,首句“北去川原极目平”写出了原野的辽阔和视野的开阔;次句“修途尘敛雨初晴”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道路清晰、尘埃不扬的情景,后两句“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则通过折尽的柳条和飞尽的花朵,表达了诗人对远行人的深深思念和期盼其归来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前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为后两句的情感表达做了铺垫,后两句则直接抒情,通过折柳送别和花落春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行人的深切思念和期盼,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韦庄早年游历或任职期间,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十国的纷争,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中人们的同情,这首诗通过对行旅景象的描绘和对远行人的思念,反映了韦庄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体现了韦庄作为“花间派”代表作家的艺术风格,即善于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来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北去川原极目平,修途尘敛雨初晴。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