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破赵降燕汉业成,兔亡良犬日图烹。全诗是什么?

3个月前 (04-13)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淮阴侯庙

破赵降燕汉业成,兔亡良犬日图烹。全诗是什么?

唐·刘禹锡

功高震主畏时喧,

力能扛鼎气盖天。

破赵降燕汉业成,

兔亡良犬日图烹。

作者及朝代

刘禹锡,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创作,善于熔铸词藻,创造意境,其中咏史之作更是为人称道。

作者简介

刘禹锡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自幼聪颖好学,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授太子校书,后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等职,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谪,先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等地,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的诗风豪迈,语言平易近人,善于运用典故和寓言,表达深刻的哲理和见解。

译文

功高盖世震动君主,担心时局动荡引起喧哗;

力大无穷能举起大鼎,气概非凡遮天蔽日。

击破赵国降服燕国,汉朝大业得以成就;

兔子死了,优秀的猎犬也难免被烹杀的命运。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淮阴侯(韩信)的功绩和遭遇,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首句“功高震主畏时喧”指出韩信因功高而震动君主,引起朝廷的猜忌和不安;次句“力能扛鼎气盖天”形容韩信力大无穷、气概非凡;第三句“破赵降燕汉业成”概述了韩信在汉朝建立过程中的卓越贡献;末句“兔亡良犬日图烹”则借喻韩信在功成之后被吕后设计杀害的悲剧命运。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韩信一生的辉煌与悲剧,诗人通过对比韩信的功绩和遭遇,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诗中“兔亡良犬日图烹”一句尤为深刻,既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残忍无情,也暗示了英雄在权力斗争中的脆弱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刘禹锡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唐朝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斗争激烈,诗人通过对韩信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慨,韩信作为汉朝的开国功臣,最终却落得个被烹杀的悲惨结局,这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讽刺和批判,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破赵降燕汉业成,兔亡良犬日图烹。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