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积善由来神所劳,坐膺全福不须求。下一句是什么?

3个月前 (04-13)诗词赏析6

诗词原文

福寿

积善由来神所劳,坐膺全福不须求。下一句是什么?

宋·司马光

积善由来神所劳,坐膺全福不须求。

非才敢拟斯人匹,窃食空余此岁愁。

大邑名卿知几谢,高山流水竟难留。

他年若遂归田计,西入嵩山得自由。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编纂了大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文学、史学等方面也有卓越成就。

译文

积累善行本是神明所赞许的,因此自然能够安坐享受全部的福报,无需刻意去追求,我自知没有才能,不敢与那些积善之人相比,只是白白地领取俸禄,心中充满了这一年的忧愁,许多在京城担任高官的名卿已经相继离世,就像高山流水一般难以挽留,将来如果能够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我将西入嵩山,获得真正的自由。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积善得福的认同,以及自己因才疏学浅而未能充分享受福报的感慨,也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赏析

首句“积善由来神所劳,坐膺全福不须求”直接点明了积善得福的主题,强调了善行的自然回报,次句“非才敢拟斯人匹,窃食空余此岁愁”则表达了诗人的自谦和忧愁,认为自己没有才能与那些积善之人相比,只是白白地领取俸禄,后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将来能够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获得真正的自由。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表达了诗人对积善得福的认同和向往,也透露出他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司马光晚年时期,司马光一生历经宦海浮沉,对官场生涯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在晚年时期,他可能对官场生涯感到厌倦,更加向往归隐田园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表达了他对积善得福的认同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司马光作为一位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的深刻思考和人生追求。

“积善由来神所劳,坐膺全福不须求。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