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病虎厌风摧汉节,卧龙悭雨涩吴刀。的意思及出处

3个月前 (04-13)诗词赏析5

诗词原文

病虎厌风摧汉节,卧龙悭雨涩吴刀。

病虎厌风摧汉节,卧龙悭雨涩吴刀。的意思及出处

边烽遥映甘泉树,海浪宁翻博望槎。

蜀道寒云横剑阁,滇池秋月浸昆涯。

愁看北塞迢迢路,旌节空持泣数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慎

朝代:明代

作者简介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劝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仍潜心著述,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戍所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追赠光禄寺卿,谥号“文宪”。

译文

病弱的老虎厌恶狂风摧残着汉朝使节的旄节,隐居的卧龙(诸葛亮)因吝啬的雨水而使吴地的战刀变得迟钝,边疆的烽火远远地映照着甘泉宫的树木,海浪难道能翻覆张骞出使西域时所乘的木筏吗?蜀地的道路被寒冷的云雾横贯剑阁,滇池的秋月则浸润着昆明的天涯,我忧愁地望着北方边塞那遥远的路途,手中空持着旌节,只能流下数行泪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病虎、卧龙、边烽、海浪、蜀道、滇池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首联以病虎和卧龙比喻边疆的将士和智者,暗示他们面临着艰难困苦;颔联通过边烽和海浪的描绘,展现了边疆战事的紧张局势;颈联则通过蜀道和滇池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边疆的艰苦环境;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诗歌的意境深远而富有感染力,诗人通过病虎、卧龙等自然意象的比喻,将边疆将士和智者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同时通过对边疆环境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边疆的艰苦,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厌风摧”、“悭雨涩”等词语的运用,都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生动有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慎被贬谪至云南期间,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杨慎在仕途上却遭遇了不幸的挫折,他因“大礼议”事件而被贬谪至云南永昌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深刻体会到了边疆将士的艰苦和国家的动荡不安,因此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杨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边疆将士的深厚同情。

“病虎厌风摧汉节,卧龙悭雨涩吴刀。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