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无三石展湘簟,静无双鹤翘丁仙。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题湘水馆
唐·李商隐
平无三石展湘簟,静无双鹤翘丁仙。
水色淡碧涵远树,山光苍翠映晴烟。
幽居自适忘尘世,清梦长随逐逝川。
何当乘风归去也,与君同醉白云边。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湘水边平坦无石,如同铺开了一张湘竹编织的凉席;静谧之中,没有双鹤飞翔,只有丁令威化鹤归来的传说在心头萦绕,湘水颜色淡碧,远树倒映其中;山色苍翠,与晴日里的烟雾相映成趣,我幽居在此,自得其乐,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清梦悠悠,随着流逝的江水而飘远,何时能乘风归去,与你一同在白云边畅饮呢?
释义
首联“平无三石展湘簟,静无双鹤翘丁仙”以湘水边的平坦和静谧开篇,用“三石”和“双鹤”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颔联“水色淡碧涵远树,山光苍翠映晴烟”则进一步描绘了湘水边的自然景色,水色、山色、远树、晴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颈联“幽居自适忘尘世,清梦长随逐逝川”表达了诗人幽居于此、自得其乐的心境,以及清梦随水而逝的悠然,尾联“何当乘风归去也,与君同醉白云边”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与友人共醉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湘水馆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联的“平无三石”和“静无双鹤”既是对湘水馆环境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心境的写照,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心境的抒发,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尾联则以“乘风归去”和“同醉白云边”的想象,将诗人的向往和追求推向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商隐在晚唐时期,面对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的困境,内心渴望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生活的一种表达,湘水馆作为他幽居的地方,成为了他寄托情感、抒发心志的载体,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高洁品格和独立精神的可贵品质,这首诗也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是我根据关键词和要求创作的,但李商隐确实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且他的诗作风格和主题与这首诗有一定的相似性,这首诗并非李商隐的真实作品,而是我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而创作的虚构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