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岂若万籍富,子孙得以精覃研。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藏书
朝代:清代
作者:叶昌炽
积书充栋富五车,牙签万轴手自爬。
一车岂若万籍富,子孙得以精覃研。
墨香纸润藏古意,月满窗明夜未眠。
家传经学承先志,书香门第耀华年。
作者简介
叶昌炽(1849年-1917年),字鞠裳,一字缘督,号颂鲁,晚号忏庵,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藏书家、金石学家、文献学家,他精通经学、史学、文学,尤擅金石之学,对古代典籍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叶昌炽一生致力于藏书和学术研究,其藏书楼名为“宣统阁”,藏书丰富,多有珍本善本。
译文
藏书堆积如山,仿佛能装满五车,牙签(古代用来标记书籍的一种工具)万轴,都是我亲手整理,一车书籍哪里比得上万卷典籍的丰富,子孙后代可以借此精深钻研学问,墨香纸润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月明之夜,我挑灯夜读,未曾入眠,家传的经学承继了先人的志向,书香门第的光辉照耀着华美的岁月。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藏书丰富、夜读不辍的情景,表达了对书籍的热爱和对子孙后代能够继承家学、精进学问的期望,诗中“一车岂若万籍富,子孙得以精覃研”两句,强调了万卷书籍的宝贵和子孙后代通过研读书籍精进学问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藏书、夜读等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深厚感情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诗中“积书充栋富五车”一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藏书之丰富,而“牙签万轴手自爬”则表现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和亲手整理的辛劳,后两句“一车岂若万籍富,子孙得以精覃研”更是点明了藏书的意义所在,即不仅是为了个人的阅读和学习,更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继承家学、精进学问,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饱满,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但叶昌炽依然坚守着对学问的追求和对书籍的热爱,他深知书籍是传承文化、启迪智慧的重要载体,因此不遗余力地收藏、整理和研究书籍,这首诗正是他在藏书和夜读的过程中,有感而发,表达了对书籍的深厚感情和对子孙后代能够继承家学、精进学问的殷切期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叶昌炽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