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一车岂若万籍富,子孙得以精覃研。全诗是什么?

3个月前 (04-14)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藏书

一车岂若万籍富,子孙得以精覃研。全诗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叶昌炽

积书充栋富五车,牙签万轴手自爬。

一车岂若万籍富,子孙得以精覃研。

墨香纸润藏古意,月满窗明夜未眠。

家传经学承先志,书香门第耀华年。

作者简介

叶昌炽(1849年-1917年),字鞠裳,一字缘督,号颂鲁,晚号忏庵,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藏书家、金石学家、文献学家,他精通经学、史学、文学,尤擅金石之学,对古代典籍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叶昌炽一生致力于藏书和学术研究,其藏书楼名为“宣统阁”,藏书丰富,多有珍本善本。

译文

藏书堆积如山,仿佛能装满五车,牙签(古代用来标记书籍的一种工具)万轴,都是我亲手整理,一车书籍哪里比得上万卷典籍的丰富,子孙后代可以借此精深钻研学问,墨香纸润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月明之夜,我挑灯夜读,未曾入眠,家传的经学承继了先人的志向,书香门第的光辉照耀着华美的岁月。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藏书丰富、夜读不辍的情景,表达了对书籍的热爱和对子孙后代能够继承家学、精进学问的期望,诗中“一车岂若万籍富,子孙得以精覃研”两句,强调了万卷书籍的宝贵和子孙后代通过研读书籍精进学问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藏书、夜读等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深厚感情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诗中“积书充栋富五车”一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藏书之丰富,而“牙签万轴手自爬”则表现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和亲手整理的辛劳,后两句“一车岂若万籍富,子孙得以精覃研”更是点明了藏书的意义所在,即不仅是为了个人的阅读和学习,更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继承家学、精进学问,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饱满,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但叶昌炽依然坚守着对学问的追求和对书籍的热爱,他深知书籍是传承文化、启迪智慧的重要载体,因此不遗余力地收藏、整理和研究书籍,这首诗正是他在藏书和夜读的过程中,有感而发,表达了对书籍的深厚感情和对子孙后代能够继承家学、精进学问的殷切期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叶昌炽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一车岂若万籍富,子孙得以精覃研。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