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山头不复望廷尉,柱后何须用惠文。出自哪首诗?

3个月前 (04-15)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闲居

山头不复望廷尉,柱后何须用惠文。出自哪首诗?

唐·李商隐

本欲清吟守素琴,

身闲始得此心宁。

灯前自笑乾坤窄,

梦里犹思日月光。

山头不复望廷尉,

柱后何须用惠文。

且喜无拘无束处,

闲吟闲咏得平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我本来打算以清雅的吟咏和弹奏素琴来度过余生,

只有身体闲适下来,内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宁。

在灯前独自苦笑,觉得天地都显得狭窄,

即使在梦中,也依然思念着日月的光辉。

如今我已不再期望在山头遥望廷尉的职位,

在柱后悬挂惠文冠又有什么用呢?

我庆幸自己终于有了无拘无束的生活,

可以悠闲地吟诗咏怀,度过这平凡的一生。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清吟守琴、身闲心宁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官场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山头不复望廷尉,柱后何须用惠文”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淡泊和对闲适生活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满足,诗人通过对比灯前的苦笑和梦中的思念,以及对仕途的淡泊和对闲适生活的珍视,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尤其是“山头不复望廷尉,柱后何须用惠文”两句,更是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所作,当时,他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备受排挤和打压,仕途无望,生活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闲居生活,以清吟守琴为乐,以闲适之心面对人生的坎坷和挫折,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和心境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

“山头不复望廷尉,柱后何须用惠文。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