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忆昨容衣未祔姑,哀深反哺白头乌。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4-15)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悼内

忆昨容衣未祔姑,哀深反哺白头乌。出自哪首诗?

清·蒋士铨

忆昨容衣未祔姑,哀深反哺白头乌。

空庭月落梧桐寂,冷露秋生竹影孤。

四德兼修人共仰,三从罔失礼无逾。

今朝风木含悲泪,忍听寒螀啼夜芜。

作者简介

蒋士铨(1725年-1785年),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清代戏曲家、文学家,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蒋士铨与袁枚、赵翼齐名,并称“乾隆三大家”,其诗文词皆有名,尤工曲,所作杂剧、传奇,流传甚广,有《忠雅堂全集》传世。

译文

回忆起昨日你还未能侍奉婆婆至终(祔姑,指古代妇女未及奉养舅姑而夫死,则于夫殡时,使妇祔于夫棺以从葬),你的哀痛如同反哺的白头乌(乌鸦反哺,比喻子女奉养父母,此处强调哀痛之深),空荡荡的庭院中,月亮落下,梧桐树显得格外寂静,秋夜的冷露让竹影显得更加孤单,你四德兼备,受到人们的敬仰;你恪守三从之道,礼仪从无过失,如今我面对风中的树木,心中充满了悲伤的泪水,怎能忍受在这寒冷的夜晚,听着蟋蟀在荒芜的草丛中啼叫。

释义

这首诗是蒋士铨为悼念亡妻所作,诗中表达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与哀痛,首联通过“忆昨容衣未祔姑”引出对亡妻未能尽孝的遗憾,同时以“哀深反哺白头乌”比喻其哀痛之深,颔联描绘了空寂的庭院和秋夜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伤,颈联则赞扬了亡妻的品德与礼仪,表达了对她的敬仰与怀念,尾联以“风木含悲泪”和“寒螀啼夜芜”进一步渲染了悲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难以抑制的哀痛之情。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与哀痛,诗中既有对亡妻品德的赞美,也有对未能尽孝的遗憾,更有对孤独与悲伤的深刻体验,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和动物行为来烘托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感伤色彩,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尊重,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蒋士铨在妻子去世后所作,在古代中国,妻子去世后,丈夫往往会通过写诗来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与哀痛,蒋士铨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戏曲家,自然也不例外,他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细腻的情感体验,将内心的哀痛与怀念化作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尊重。

“忆昨容衣未祔姑,哀深反哺白头乌。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