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自惭不就磨笄志,尚在徒能泪满衣。的意思及出处

3个月前 (04-15)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代悲白头翁

自惭不就磨笄志,尚在徒能泪满衣。的意思及出处

唐·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前人种树后人凉,后人看树感凄凉。

自惭不就磨笄志,尚在徒能泪满衣。

作者简介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一名挺之,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人,唐朝初年诗人,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进士,生平不详,唯知为汝州人,善为宫体,词旨悲苦,不为时所重,曾搊琵琶,尝为《白头翁咏》,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首同所归’何异也?”乃更作一句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曰:“此句复似向谶矣,然死生有命,岂复由此!”乃两存之,诗成未周岁,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由此稍为时人所称。

译文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大海,住在洛阳城东的故人,如今早已不知去向;我还对着纷纷飘坠的落花,依然神情专注地着迷,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在芳树下游乐,也在落花前伴着清歌妙舞,光阴如梭,他当年游乐的池苑如今早已荒芜,这豪华的歌台也已倾倒,只有那当年曾在将军阁上绘成的神仙图,在虚空中幻想着海市蜃楼罢了,而今他卧病在床,门庭冷落,无一人来看望,只有那春天的景色依旧年年到来,美人青春能几时?转眼之间,那娇美的眉黛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雪白的头发,犹如纷乱的丝线,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昔日胜地,今日只剩下几只即将归巢的鸟雀在空自悲啼,前人亲手栽种的小树,而今已为后人乘凉;后人看着前人栽种的树,心中不禁生出无限凄凉,我自觉没有像古代女子那样为守节而牺牲的志向,只能白白地流泪伤心。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的变迁和人生经历的沧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无奈和悲哀。“自惭不就磨笄志,尚在徒能泪满衣”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坚守节操、实现理想的惭愧和悔恨,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和悲伤。

赏析

这首诗以洛阳城东的桃李花为引子,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将人生的悲欢离合、兴衰荣辱融入其中,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特别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更是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无限感慨,而“自惭不就磨笄志,尚在徒能泪满衣”两句,则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悲凉气氛,使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抒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刘希夷生活在唐朝初年,那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诗人可能亲身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和挫折,对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无常有了深刻的感悟,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自惭不就磨笄志,尚在徒能泪满衣。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