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莫使鞭笞鸾凤去,时来重现宰官身。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4-15)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题李愬画像

莫使鞭笞鸾凤去,时来重现宰官身。的意思及出处

唐·白居易

平蔡州愬,

智勇功甚奇。

三军不战厌,

一鼓降伏之。

忍使马君死,

嗟哉两男儿。

时来矜庙略,

运去嗟穷途。

幸得金甲胄,

还从玉笋班。

莫使鞭笞鸾凤去,

时来重现宰官身。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李愬平定蔡州,智勇双全,功绩非凡,三军未战便已厌倦战争,他一鼓作气便使敌军投降,怎能让马燧这样的忠臣死去,真是可惜那两位英勇的男儿,时运来时他自豪于自己的军事谋略,时运去时只能哀叹自己的穷途末路,幸运的是他得以穿上金甲胄,还能回到朝廷的官员行列,不要让那些如鸾凤般的人才被鞭打而离去,时运再来时他们定会重现高官显贵的身份。

释义

这首诗是对唐代名将李愬的赞美和感慨,诗中描述了李愬平定蔡州的智勇和功绩,同时也表达了对时运无常的感慨,诗人认为李愬虽然曾遭遇挫折,但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时运的转机,最终能够重获高位,诗中也透露出对人才的珍视和期望,希望那些如鸾凤般的人才不要被埋没或摧残。

赏析

这首诗在赞美李愬的同时,也深刻揭示了时运对人生的重要影响,诗人通过对比李愬的辉煌战绩和后来的遭遇,表达了对时运无常的感慨,诗中也透露出对人才的珍视和期望,希望那些有才能的人能够得到重用和发挥,诗中的语言平易通俗,易于理解,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名将李愬有关,李愬是唐朝中期的一位杰出将领,他曾在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在战后他并未得到应有的封赏和重用,反而因种种原因被贬谪,白居易在得知李愬的遭遇后,深感惋惜和不平,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期望,通过这首诗,白居易不仅赞美了李愬的智勇和功绩,也表达了对时运无常的感慨和对人才的珍视。

“莫使鞭笞鸾凤去,时来重现宰官身。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