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培塿何须数,且卧元龙百尺楼。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登楼
唐·陈子昂
兹楼今日兴,元龙昔所游。
彩云随凤起,高日伴龙浮。
远望山川色,孤吟海岳秋。
世间培塿何须数,且卧元龙百尺楼。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子昂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陈子昂(约661年—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其诗歌理论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反对齐梁浮艳绮靡的诗风,对唐代诗歌的革新有重要贡献,他的诗作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今日我登上这座高楼,这里曾是元龙(陈登)游历之地,彩云伴随着凤凰起舞,高日与龙一同升腾,远望山川色彩斑斓,独自吟诵着海岳的秋色,世间的那些小山小丘哪里值得一一数说,我还是暂且躺在这元龙曾经卧过的百尺高楼之上吧。
释义
诗中“兹楼”指的是诗人所登之楼,“元龙”指东汉末年名士陈登,他曾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太守陈珪部下任典农校尉,曾在百尺楼上高卧,自比古代豪杰许汜,表现出非凡的气概,诗人通过登楼远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琐事的超脱态度,彰显了自己高远的志向和不凡的抱负。
赏析
这首诗以登楼为线索,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个人志向的坚持,首联点明登楼之事,并引出元龙典故,为全诗奠定了高远的基调,颔联和颈联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琐事的超脱态度,以及对个人志向的坚守,显示出诗人豁达洒脱的胸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陈子昂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际,他通过登高远望,试图从自然美景中寻找慰藉,排解内心的苦闷,他也借元龙之典,表达了自己虽处逆境,但仍不失高远之志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理想的坚守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