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綦行处日苍苔,鞶帨深藏月一开。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深闺
唐·韩偓
履綦行处日苍苔,鞶帨深藏月一开。
懒把鸳鸯文绣了,针停不语意徘徊。
作者及朝代
韩偓,晚唐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自幼聪颖,文思敏捷,十岁便能即席赋诗,龙纪元年(889年)擢进士第,历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后因直言触怒权臣朱温,贬濮州司马,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弑昭宗,韩偓依闽王王审知而卒,其诗作多写艳情,辞藻华丽,风格秾丽,有“香奁体”之称。
作者简介
韩偓是晚唐著名诗人,才情出众,早年仕途顺畅,后因政治斗争被贬,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尤其擅长描写女性情感和宫廷生活,对后世有一定影响,韩偓的生平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他的忠诚与才情在乱世中显得尤为珍贵。
译文
脚步轻踏之处,日光照耀着苍苔;深藏的香囊,在月光下悄然展开,懒得再去绣那鸳鸯图案,针线停歇,心中满是徘徊与思绪。
释义
“履綦行处日苍苔”描绘了女子行走的幽静环境,苍苔暗示了少有人迹的清幽之地;“鞶帨深藏月一开”则通过香囊在月光下的展现,隐喻了女子内心的隐秘与柔情。“懒把鸳鸯文绣了,针停不语意徘徊”则进一步表现了女子的慵懒与思绪万千,鸳鸯图案未完,针线停歇,透露出她内心的纠结与徘徊。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闺女子的内心世界,前两句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暗示了女子所处的封闭而幽深的生活环境,后两句则通过女子的行为——懒得继续绣鸳鸯图案,以及针线的停歇,生动地表现了她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爱情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迷茫,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是韩偓“香奁体”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韩偓被贬之后,他身处异乡,远离朝廷,内心充满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通过描写深闺女子的生活与情感,韩偓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背景下,人们内心的迷茫与挣扎,韩偓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背景相结合,创作出了这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