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身曾是掖垣客,岁晚犹期乐天似。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忆旧
唐·刘禹锡
忆身曾是掖垣客,岁晚犹期乐天似。
青琐昼闲门寂寂,红纱夜永烛微微。
当年未得同欢宴,今日何辞共醉归。
回首前尘如梦影,唯留清韵在心扉。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虚构创作,历史上刘禹锡并无直接以此两句为内容的完整诗作,但风格与刘禹锡的生平及创作特点相符。)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清新自然之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回忆起自己曾经担任过皇宫中的官职(掖垣客),即使到了晚年,仍然期望能像白居易(乐天)那样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白天,青色的宫门寂静无声,夜晚,红色的纱帐内烛光微弱,想当年未能与你(指白居易或泛指友人)一同欢宴,今日又怎能推辞与你共醉而归呢?回首过去,那些往事如同梦幻一般,但唯有那些清雅的韵味依然留在心中。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友人(或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通过对比昔日的宫廷生活与今日的闲适心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情感的珍视。
赏析
本诗以“忆身曾是掖垣客”开篇,直接点明诗人的过往经历,为全诗奠定了怀旧的情感基调,随后,“岁晚犹期乐天似”一句,既表达了对晚年生活的期望,又巧妙地借用了白居易的字“乐天”,寓意着对乐观、豁达生活态度的追求,中间两联通过描绘宫廷生活的寂静与夜晚的烛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尾联则以“回首前尘如梦影,唯留清韵在心扉”作结,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又强调了美好情感与记忆的不朽。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结合刘禹锡的生平与创作特点,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刘禹锡在晚年时期,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特别是曾经在皇宫中任职的时光,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怀念,他也对晚年生活的态度有着深刻的思考,期望能够像白居易那样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在这样的心境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