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逢贾傅古湘口,城郭虽非人物是。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湘口逢张十一署
唐·韩愈
前年涸辙鱼,相望似周南。
今来湘江口,欣逢贾傅船。
网鸟殊知倦,池鱼岂解喧。
城郭虽非人物是,唯应清夜共婵娟。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韩愈(768年-824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是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译文
前年我们如同干涸车辙中的鱼,相互遥望如同周南之地那般遥远。
如今我来到湘江口,高兴地遇到了你这位如同贾谊一般的才子。
网中的鸟儿似乎也知道疲倦,池塘里的鱼儿哪里懂得喧闹。
虽然城郭已经不是旧时的模样,但人物依旧,我们只能在清静的夜晚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释义
这首诗是韩愈在湘江口遇到友人张十一署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比前年的困境与如今的相遇,表达了对友人的珍视和对当前美好时光的感慨,通过“网鸟殊知倦,池鱼岂解喧”等句,暗示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而“城郭虽非人物是”则表达了对友情的坚守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当前美好时光的感慨,首联以“前年涸辙鱼”比喻自己与友人曾经的困境,颔联则以“欣逢贾傅船”表达了对友人如同贾谊一般的才华和品德的赞赏,颈联通过“网鸟”和“池鱼”的对比,暗示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尾联则通过“城郭虽非人物是”表达了对友情的坚守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同时以“共婵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许。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愈在贬谪途中遇到友人张十一署时所作,韩愈在唐德宗贞元末年,因上书言事而得罪权贵,被贬为连州阳山令,在贬谪途中,他遇到了同样遭遇贬谪的张十一署,两人在湘江口相遇,感慨万分,于是韩愈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珍视和对当前美好时光的感慨,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在政治斗争中的坎坷遭遇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