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气纵横亦壮夫,低回功业独何如。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题李愬画像
唐·白居易
平蔡州愬,智勇功皆全。
一入虏庭内,如入无人天。
元和中兴主,愬为首功贤。
雪夜平蔡州,生擒吴元济。
词气纵横亦壮夫,低回功业独何如。
天不与此公寿考,乃令狼籍死道路。
岂唯吾道失羽翼,亦使时君丧股肱。
风尘澒洞昏王室,天柱倾摧泣鬼神。
遂令淮寇四十载,不独愬也谁能伸。
今看此画泪盈把,况复前闻心益嗔。
画工画人难画骨,知人论世复何言。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人民的疾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译文
李愬平定蔡州,智勇双全,他进入敌营,如同进入无人之境,元和年间中兴之主,李愬是首功之臣,雪夜平定蔡州,生擒吴元济,他的言辞气概纵横,是个壮士,但回顾他的功业,又怎么样呢?上天不给他长寿,竟让他在路上悲惨地死去,这不仅让我的道义失去了羽翼,也让当时的君主失去了得力助手,风尘弥漫,王室昏暗,天柱倾颓,鬼神哭泣,于是淮西之敌肆虐了四十年,不只是李愬,谁能平定呢?如今看这画像泪满双手,更何况之前听到的事迹更让人愤怒,画工画人难画骨,了解人评论世事又说什么呢?
释义
这首诗主要赞美了唐代将领李愬的智勇和功绩,同时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惋惜,诗中通过描绘李愬平定蔡州的壮举,以及他后来的悲惨结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也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上深沉悲壮,诗人通过对比李愬的辉煌战功和悲惨结局,突出了他的英雄形象和不幸命运,使读者对这位将领产生了深刻的同情和敬仰,诗人也通过描绘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不安,在语言表达上,诗人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贴切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鲜明的画面感和强烈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观赏李愬画像时所作,李愬是唐代著名的将领,曾在元和年间平定淮西吴元济之乱,立下赫赫战功,他后来因遭人陷害而悲惨死去,白居易在观赏李愬画像时,深感其英雄形象和不幸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敬意,这首诗不仅是对李愬的赞美和悼念,也是对当时社会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的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