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伟观有如此,欲往莫到空低回。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人间伟观有如此,欲往莫到空低回。
(注:“人间伟观有如此,欲往莫到空低回”这两句并非李白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此诗中作为虚构的扩展,以便进行后续解析。)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瑰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
译文
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烟雾,远远望见瀑布像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如此壮观的人间景象,却难以亲身到达,只能在空中徘徊,心中充满遗憾。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前两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生动地刻画了瀑布的远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美的氛围,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进一步突出了瀑布的壮观和诗人的惊叹之情,而虚构的“人间伟观有如此,欲往莫到空低回”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法亲身到达瀑布脚下的遗憾和惆怅。
赏析
这首诗以庐山瀑布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瀑布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诗人也通过虚构的“人间伟观有如此,欲往莫到空低回”两句,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无法实现的遗憾,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李白一生热爱游历山水,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庐山作为江南名山之一,以其秀丽的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李白在游历庐山时,被瀑布的壮观景象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虽然“人间伟观有如此,欲往莫到空低回”两句并非原诗内容,但可以想象,诗人在面对如此美景时,心中难免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向往,以及对无法完全领略其美的遗憾之情,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