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襄阳兵马天下雄,尚书兄弟才杰同。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4-16)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襄阳行

襄阳兵马天下雄,尚书兄弟才杰同。出自哪首诗?

朝代:唐

作者:李频

襄阳兵马天下雄,尚书兄弟才杰同。

锋镝已销征战地,楼台初闭管弦中。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

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作者简介

李频,字德新,晚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文宗至唐昭宗年间,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大中八年(854年)进士及第,曾任南陵尉、武功令、侍御史等职,后累官至都官员外郎,李频的诗作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内容多抒发个人情怀及对时局的感慨,有《李频集》传世。

译文

襄阳的兵马威震天下,尚书家的兄弟俩才华出众,如同杰出的英杰,昔日的战场上,兵器与箭镞已化为乌有,如今这里楼台高耸,管弦之声悠扬,眼前的山川美景却让人泪水沾衣,因为深知富贵荣华不过是过眼云烟,能持续几时呢?看看那汾水之上,如今只剩下年复一年南飞的大雁,昔日的辉煌早已不再。

释义

首句“襄阳兵马天下雄”赞美襄阳的军事力量强大;次句“尚书兄弟才杰同”则是对尚书家兄弟才华的赞誉,第三、四句通过对比昔日的战场与今日的繁华,表达了世事变迁的感慨,后四句则进一步抒发对人生无常、富贵难久的深刻思考,以汾水上秋雁的意象,象征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短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历史变迁与人生无常的主题,前半部分以襄阳的军事力量和尚书兄弟的才华作为切入点,展现了昔日的辉煌;后半部分则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尤其是“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一句,情感真挚,引人深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李频晚年,当时他或许已历经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沧桑,对世事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襄阳作为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其兴衰变迁自然引起了诗人的关注与感慨,尚书兄弟作为当时的显赫人物,他们的才华与命运也成为了诗人思考人生价值的切入点,通过这首诗,李频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襄阳兵马天下雄,尚书兄弟才杰同。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