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三军粒食资心计,一月星邮待捷书。的解释

5个月前 (04-17)诗词赏析15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三军粒食资心计,一月星邮待捷书”,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清代诗人黄遵宪的《闻大东沟战事感赋》,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三军粒食资心计,一月星邮待捷书。的解释

闻大东沟战事感赋

清 黄遵宪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自直。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人敌忾心无二。

我舰齐飞掣电来,日船先避如鸟逝。

三军粒食资心计,一月星邮待捷书。

沉沉黑夜五千丈,忽有火光长蛇怒。

风狂雨骤波翻山,电掣雷轰岸欲崩。

炮声隆隆震天半,海潮涌涌军声欢。

岂知致远独陷阵,鏖战未已身先捐。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著名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改革家,他主张学习西方,提倡维新变法,是“诗界革命”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之一,黄遵宪的诗作反映了晚清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译文

东沟海域的海战天色如墨,炮声轰鸣烟雾弥漫中战船依然挺立,致远舰鼓足风帆冲向敌人的重重包围,全军上下同仇敌忾,意志坚定,我们的战舰如同闪电般迅速逼近,而日舰则像惊鸟般逃避,三军将士以有限的粮食为资本,精心策划战斗,而朝廷则每月都焦急地等待着前线传来的捷报,在那沉沉黑夜之中,忽然有火光如同长蛇般愤怒地燃烧起来,风狂雨骤,海浪如山般翻滚,电闪雷鸣,仿佛要将岸边崩塌,炮声隆隆震撼着天空,海潮汹涌澎湃,军人们欢声雷动,谁又知道致远舰独自冲入敌阵,鏖战未休却已英勇牺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晚清时期中日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的壮烈场景,特别是致远舰的英勇表现,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胜利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战争场景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突出了致远舰的英勇和日舰的怯懦,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当时黄遵宪正在日本担任外交官,他通过亲身观察和了解,对战争的残酷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歌颂将士们的英勇事迹,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晚清时期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三军粒食资心计,一月星邮待捷书。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