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旧日经行地,不独人非物亦非。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淮上渔者
宋·赵师秀
白浪茫茫与水齐,平沙浩浩四无边。
朝来暮去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昔日经行今又至,伤心旧日经行地。
不独人非物亦非,暮烟空锁夕阳里。
作者及朝代
赵师秀(1170年-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或灵秀散人,南宋文学家、诗人,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诗人,文学成就亦在“四灵”之首,其诗清丽晚唐风致,构思精巧,长于五言律诗,亦能词,有《赵师秀集》、《清苑斋集》传世。
作者简介
赵师秀出身于仕宦家庭,早年曾随父宦游四方,后定居永嘉(今浙江温州),他一生未入仕途,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始终保持着高雅的志趣和淡泊的情怀,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含蓄蕴藉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与徐照、翁卷、徐玑并称“永嘉四灵”,对南宋后期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译文
白浪滔滔,水天一色,广袤的沙滩无边无际,潮水日复一日地冲刷,使得东海之滨的陆地不断变迁,仿佛要将沧海变为桑田,我今日又来到了昔日曾经经过的地方,心中充满了伤感,这里不仅人事已非,就连景物也早已改变,只有傍晚的烟雾和夕阳还笼罩在这片土地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边景象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前两句写海边的壮阔景象,暗示时间的无情流逝;后两句则直接抒发感慨,指出昔日经过的地方如今已面目全非,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景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物是人非的伤感,前两句的壮阔景象与后两句的细腻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气势又不失深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伤心旧日经行地”和“不独人非物亦非”等词句,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迁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赵师秀晚年时期,当他再次回到曾经经过的海边时,发现昔日熟悉的景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海边景象的变迁,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寄托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