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地东风晚更狂,樱桃吹子落泥墙。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落樱风狂
宋·陆游
捲地东风晚更狂,樱桃吹子落泥墙。
春光骀荡人皆醉,只有东君不解伤。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南唐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译文
傍晚时分,卷地的东风变得更加猛烈,将樱桃树上的果子吹落,散落一地,甚至打在了泥墙上,春天的景色如此美好,让人沉醉其中,但似乎只有春天的神(东君)不懂得为这些凋零的樱桃感到哀伤。
释义
捲地东风晚更狂:形容晚间的东风强劲,席卷地面,风力更盛。
樱桃吹子落泥墙:描述了樱桃被风吹落,散落在泥墙上的情景。
春光骀荡:形容春光和煦,使人感到舒畅愉快。
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这里借指春天。
赏析
这首诗以“捲地东风晚更狂”开篇,直接点出了晚春时节风的猛烈,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樱桃吹子落泥墙”一句,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了春风的威力和春天的易逝,樱桃的掉落象征着春天的离去和美好事物的消逝,后两句“春光骀荡人皆醉,只有东君不解伤”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人们都为春光所陶醉,但春天的神(东君)却似乎不懂得为这些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感到哀伤,这实际上是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无奈与感伤。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政治腐败,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壮志难酬,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晚春时节,诗人看到樱桃被风吹落,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坎坷的人生和国家的命运,从而写下这首充满感伤与无奈的诗篇,通过描绘春天的易逝,诗人寄托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深深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