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梅子着花霜奈岸,自披风帽过临平。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18)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临平道中

梅子着花霜奈岸,自披风帽过临平。下一句是什么?

宋·道潜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梅黄时节雨初收。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色凉。

梅子着花霜奈岸,自披风帽过临平。

作者及朝代

作者:道潜(1043年-1106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道潜,北宋僧人、诗人、书法家,俗姓何,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自幼出家,与苏轼交谊甚笃,苏轼被贬黄州时,他曾专程前去探望,元祐中,住杭州智果寺,苏轼任杭州知州时,与其唱和甚密,后苏轼被贬岭南,他也因写诗讥讽时政而被勒令还俗,编管兖州(今属山东),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轼遇赦北归,途经兖州,二人相见,悲喜交集,崇宁五年(1106年)卒,道潜诗风清丽,有《参寥子集》传世。

译文

风吹动蒲草猎猎作响,轻柔地摆动,蜻蜓想要立在蒲草上却难以站稳,五月时节,我行走在临平山下的小路上,正是梅子黄熟的时节,雨刚刚停歇,客船停泊在柳荫旁,湖面上的光影侵入船篷,带来一丝凉意,梅子树上开着花,霜雪覆盖着河岸,我独自披着风帽,漫步走过临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临平道中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前两句写风蒲、蜻蜓,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梅子、霜岸、风帽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悠然自得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临平道中的自然景色,通过风蒲、蜻蜓、梅子、霜岸等意象的巧妙运用,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诗人以客舟系缆、湖影侵篷等细节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宁静与惬意,诗人通过自披风帽过临平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悠然自得的心境,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道潜在游历临平道中时所作,临平是杭州的一个古镇,位于京杭大运河的南端,风景秀丽,历史悠久,道潜在游历此地时,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临平道中景色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在北宋时期,文人墨客游历山水、吟咏自然成为一种风尚,道潜的这首诗正是这一风尚的体现。

“梅子着花霜奈岸,自披风帽过临平。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