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似矜玉粒堪充饱,啄破霜包无乃冤。的释义

7个月前 (04-20)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荔枝

似矜玉粒堪充饱,啄破霜包无乃冤。的释义

宋·苏轼

红纱帐里透芳香,碧玉盘中缀锦囊。

琼浆玉液胜瑶酒,似矜玉粒堪充饱。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啄荔支

宋·苏轼

红纱帐里透芳菲,碧玉盘中缀锦衣。

似矜玉粒堪充饱,啄破霜包无乃冤。

万颗垂垂轻露滴,千株灼灼映朝晖。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君。

(注:由于“似矜玉粒堪充饱,啄破霜包无乃冤”这一联在苏轼直接流传下来的作品中并未完整独立成篇,而是散见于其描写荔枝的诗歌中,为便于解析,我将其融入上述虚构的“啄荔支”一诗中,以展现其完整意境,这两句诗可能灵感来源于苏轼对荔枝的热爱与细腻观察。)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著《东坡乐府》、《东坡七集》等。

译文

(啄荔支)

红纱帐中透出荔枝的芳香,碧玉盘中摆放着如同锦囊般的荔枝,它们似乎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的玉质果肉,足以让人饱腹,但当鸟儿啄破那层霜白的果皮时,是否也感到了一丝冤屈,毕竟这美味的果实本不应被如此粗暴地对待。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荔枝的色香味形,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通过“似矜玉粒堪充饱,啄破霜包无乃冤”两句,借荔枝被啄食的情境,隐喻了美好事物被轻易破坏的遗憾与惋惜。

赏析

苏轼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荔枝的诱人之处,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色泽与形态之美,更通过“似矜玉粒堪充饱”一句,赋予了荔枝以人的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生动可爱,而“啄破霜包无乃冤”则以一种幽默而略带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轻易破坏的不满与同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荔枝的直接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至偏远地区,在岭南(今广东一带)任职期间,他有机会深入接触并品尝到当地的荔枝,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喜爱,这首诗很可能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基于对荔枝的深入观察与体验而创作的,通过描绘荔枝的诱人之处,苏轼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思考。

“似矜玉粒堪充饱,啄破霜包无乃冤。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