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今日违离定何往,壶头路险更秦城。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4-21)诗词赏析21

诗词原文

蛮入武溪

今日违离定何往,壶头路险更秦城。出自哪首诗?

唐·张籍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山入县流。

行到武溪三两曲,回看渔浦渐低楼。

沿溪远望楚山云,且欲乘流一问津。

今日违离定何往,壶头路险更秦城。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贞元十五年进士,历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仕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等。

译文

在武陵溪口停泊着小舟,溪水随着山势流入了县城,我沿着溪水前行,到了武溪曲折处,回头望去,渔浦的楼房渐渐低矮,我沿着溪流远望楚山的云彩,想要趁着水流去探寻渡口,今天离别后你究竟要去哪里?壶头山道路艰险,更何况还要经过秦城。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武陵溪口停泊小舟,沿溪而行,远望楚山云彩,想要探寻渡口,却对友人的离别去向感到担忧,因为前方路途艰险,特别是壶头山一带更是难行,更何况还要经过秦城这样的险要之地。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武陵溪口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的担忧和关切,诗中“行到武溪三两曲,回看渔浦渐低楼”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沿溪而行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而“今日违离定何往,壶头路险更秦城”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的担忧和关切,情感真挚,动人心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籍在送别友人时所作,当时,友人即将踏上前往壶头山方向的旅程,而壶头山道路艰险,秦城又是险要之地,诗人对友人的离别感到担忧和不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担忧,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扶持的精神。

“今日违离定何往,壶头路险更秦城。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