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世态从渠翻覆手,壮图还我短长吟。的意思及出处

5个月前 (04-22)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世态从渠翻覆手,壮图还我短长吟。的意思及出处

宋·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世态从渠翻覆手,壮图还我短长吟。

作者及朝代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作者简介

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自幼丧父,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他年轻时曾参与耿京起义,并亲自南下归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等职,他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却屡遭朝廷排挤和打压,最终壮志难酬,于开禧三年(1207年)病逝,享年六十八岁,辛弃疾的词作情感激昂,风格豪放,内容多抒发抗金复国的豪情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译文

年轻时我率领着千军万马,锦袍战袍下的骑兵们英勇地渡过长江,北方的敌军在夜晚忙着整理兵器,而我们南朝的箭矢在清晨便如飞蝗般射向敌人。

追忆起往事,我不禁感叹如今的自己,春风再也不能染黑我的白胡须了,世间的冷暖人情就任凭它反复无常吧,而我的壮志豪情依然在我心中回荡,化作长短不一的诗句。

释义

这首词上片追忆了作者年轻时参与耿京起义军,率领部队南归的往事,描绘了一幅英勇抗金的画面,下片则感叹岁月流逝,自己已老去,但壮志未酬,对世态炎凉表示了无奈和愤慨,同时表达了作者坚守信念、继续以诗词抒发壮志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英勇与如今的衰老,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与无奈,上片的描写充满了英雄气概,而下片则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悲壮感,作者以“世态从渠翻覆手”一句,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但并未因此消沉,而是用“壮图还我短长吟”来表明自己依然坚守信念,以诗词为武器,继续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这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辛弃疾词作中最为动人的地方。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主张抗金而屡遭朝廷排挤和打压,壮志难酬,心中充满了悲愤之情,在一次与友人的交谈中,友人慨然谈及功名之事,触动了辛弃疾的思绪,于是他追忆起自己年轻时的英勇事迹,并结合当前的境遇,写下了这首充满悲壮色彩的词作,通过这首词,辛弃疾表达了自己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愤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坚守信念、继续以诗词抒发壮志的决心。

“世态从渠翻覆手,壮图还我短长吟。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