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浓露渐成红蓼色,野风添作小松声。的解释

7个月前 (04-23)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秋景

浓露渐成红蓼色,野风添作小松声。的解释

唐·韩偓

浓露渐成红蓼色,野风添作小松声。

疏篱残菊犹堪醉,落日孤烟最有情。

吟苦相思心欲老,梦回何处酒初醒。

秋来更觉长安远,独对寒灯数雁行。

作者简介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晚号香奁集贤,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五代诗人、词人,韩偓是宰相韩滉之孙,唐昭宗龙德元年(899年)以检校尚书右仆射、知制诰充翰林学士承旨,迁中书舍人,天祐元年(904年),随昭宗迁洛阳,拜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天祐二年(905年),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后依附节度使王审知而卒,韩偓被尊为“一代诗宗”,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工七言律诗。《翰林集》、《香奁集》和《玉山樵人集》等为其传世作品。

译文

浓厚的露水渐渐染红了蓼草的颜色,野外的风又增添了小松树摇曳的声音,稀疏的篱笆旁,残败的菊花依然能让人沉醉,落日余晖与孤烟相映,更显得情意绵绵,因相思而苦吟,心仿佛都要老去,梦醒之后,不知身在何处,酒意才刚刚开始消散,秋天到来,更觉得长安遥远难及,只能独自对着寒灯,数着飞过的大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的乡村景色,通过“浓露”、“红蓼”、“野风”、“小松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孤独、落寞的心境。

赏析

首联“浓露渐成红蓼色,野风添作小松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露水与红蓼相映成趣,野风与小松声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颔联“疏篱残菊犹堪醉,落日孤烟最有情”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与孤独,残菊、落日、孤烟等意象,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颈联“吟苦相思心欲老,梦回何处酒初醒”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相思之苦和内心的孤独感,尾联“秋来更觉长安远,独对寒灯数雁行”则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韩偓被贬谪之后,身处异乡,面对秋日的萧瑟景色,诗人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和自己的遭遇,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哀愁与思念的诗歌,在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落寞,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浓露渐成红蓼色,野风添作小松声。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