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霜轻榆柳未全黄,两岸菰蒲洲渚长。的解释

7个月前 (04-23)诗词赏析18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苏辙的《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菡萏轩》,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霜轻榆柳未全黄,两岸菰蒲洲渚长。的解释

诗词原文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菡萏轩

宋·苏辙

霜轻榆柳未全黄,两岸菰蒲洲渚长。

独坐小轩无个事,满湖风露看荷香。

作者简介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辙生平学问渊博,政治见解与苏轼大略相同,晚年退居颍州时曾著《栾城集》等,留传后世。

译文

轻霜覆盖,榆树和柳树还未完全变黄,两岸的菰蒲和洲渚绵延不绝,我独自坐在小轩中无所事事,只愿满湖的风露中静静观赏荷花的香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时节,园中的景色宁静而美丽,榆柳在轻霜的点缀下,尚未全黄,两岸的菰蒲和洲渚在秋水的映衬下更显悠长,诗人独自坐在小轩中,享受着这份宁静,观赏着满湖的荷花,感受着风露带来的清新与荷香。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园中的景色,通过榆柳、菰蒲、洲渚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美丽,诗人以“独坐小轩无个事”一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闲适与宁静,而“满湖风露看荷香”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辙为和好友文与可(即文同)的《洋州园亭三十咏》而作,文与可曾在洋州(今陕西洋县)任职,并修建了一座园亭,内有三十处景点,他逐一为这些景点作诗题咏,苏辙在读了文与可的这些诗作后,也逐一和之,形成了这组《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对园中秋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宁静。

“霜轻榆柳未全黄,两岸菰蒲洲渚长。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