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料应主意非疏贾,其奈难祛绛灌疑。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4-23)诗词赏析24

诗词原文

咏史

料应主意非疏贾,其奈难祛绛灌疑。出自哪首诗?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汉家天子重词臣,贾谊青春独未伸。

才调更无嫌忌处,料应主意非疏贾,

其奈难祛绛灌疑,梁王坠马寻常事,

何用哀伤付一生。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袁枚开始过着吟咏诗文、著书立说的悠闲生活,创作了大量诗文作品,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

译文

汉朝的皇帝重视文臣,但贾谊的青春才华却未能得到充分的施展,他的才情并无任何可挑剔之处,想来皇帝也并非疏远他,只是无奈难以消除绛侯周勃、灌婴等人的猜忌,梁王坠马不过是件寻常的小事,为何贾谊要为此哀伤一生呢?

释义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西汉初年贾谊的遭遇,贾谊年少有才,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升任太中大夫,但在朝臣的排挤下,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感歉疚,抑郁而亡,诗中“料应主意非疏贾,其奈难祛绛灌疑”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贾谊遭遇的同情,认为皇帝并非疏远贾谊,而是难以消除朝中权臣的猜忌。

赏析

这首诗以史为鉴,通过对贾谊生平的叙述,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深深感慨,诗中“汉家天子重词臣”一句,点明了汉朝对文臣的重视,为后文贾谊的遭遇埋下了伏笔,而“料应主意非疏贾,其奈难祛绛灌疑”两句,则是对贾谊遭遇的深刻剖析,既表达了对皇帝的理解,又揭示了朝中权臣的猜忌对人才的摧残,最后两句“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则是对贾谊过度哀伤、抑郁而终的惋惜与批评,认为他不应为一件小事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创作背景

袁枚生活在清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但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时代,他通过咏史的方式,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和对人才的深切关怀,贾谊的遭遇,正是他心中人才被埋没、被摧残的缩影,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贾谊的同情与敬仰,也寄托了自己对时代、对社会的深深忧虑。

“料应主意非疏贾,其奈难祛绛灌疑。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