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伏波将军昔征南,功业虽壮身不还。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24)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度阴山

伏波将军昔征南,功业虽壮身不还。下一句是什么?

唐·李益

伏波将军昔征南,功业虽壮身不还。

犹能身向国西门,南望山川无汉关。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益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益,字君虞,唐朝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居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译文

伏波将军当年出征南方,虽然建立了伟大的功业,但自己却没能回来,即便如此,他的英灵仍然能够向着国家的西门,向南眺望那已经没有汉朝边关的山川。

释义

这首诗通过缅怀伏波将军马援的功绩与命运,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惋惜,伏波将军是东汉时期的名将马援,他南征北战,功勋卓著,但最终未能生还,诗中“身不还”与“无汉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既突出了将军的悲壮,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伏波将军的英勇形象与悲壮命运,首句“伏波将军昔征南”直接点题,引出历史背景;次句“功业虽壮身不还”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将军的功绩与遗憾;后两句“犹能身向国西门,南望山川无汉关”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将将军的英灵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深切怀念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益自身的仕途失意有关,李益虽然才华横溢,但在仕途上却屡遭挫折,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他通过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与不平,这首诗也反映了唐朝时期边疆局势的动荡与变化,以及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缅怀英雄、抒发感慨的佳作,也是一首反映历史变迁、表达国家情怀的佳作。

“伏波将军昔征南,功业虽壮身不还。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