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曾出封疆铸铜柱,竟留种族依荒山。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4-24)诗词赏析21

诗词原文

铜柱叹

曾出封疆铸铜柱,竟留种族依荒山。全诗是什么?

唐·刘禹锡

汉祸始外戚,秦患生奸臣。

木魅山鬼狂,狼豺虎豹嗔。

曾出封疆铸铜柱,竟留种族依荒山。

万里长城功既朽,何况区区一南堧。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变,既有豪迈奔放之作,也有清新自然之篇,刘禹锡在政治上主张革新,曾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朗州等地多年,他的诗文创作深受其政治生涯和人生经历的影响,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译文

汉朝的祸乱始于外戚专权,秦朝的忧患则生于奸臣当道。

山林中的妖魔鬼怪肆意横行,狼豺虎豹也凶猛异常。

(想当年)曾有人远赴边疆立下赫赫战功,铸造铜柱以彰显功绩,

可如今,他们的后代却只能在这荒山野岭中艰难求生。

万里长城的功绩都已经朽败不堪了,更何况是区区一个南方的边陲之地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汉朝和秦朝的政治乱象,以及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辉煌与后代的落寞,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封疆铸铜柱”象征着历史上的英雄功绩,而“种族依荒山”则揭示了英雄后代的不幸遭遇,最后两句以万里长城的朽败为例,进一步强调了历史兴衰的不可逆转性。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象征,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变迁和世事无常的主题,在情感表达上,诗人既表达了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又流露出对现实社会中英雄后代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感慨,诗人还通过万里长城的朽败这一具体事例,进一步强调了历史兴衰的普遍性和不可逆转性,使整首诗在思想深度和情感表达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创作背景

刘禹锡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唐朝中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他通过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辉煌与后代的落寞的对比,以及对万里长城朽败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和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曾出封疆铸铜柱,竟留种族依荒山。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