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却信袁安似有道,未知原宪定何如。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24)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雪夜感怀

却信袁安似有道,未知原宪定何如。上一句是什么?

唐·韦应物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数子揖颜色,求心皆豁然。

却信袁安似有道,未知原宪定何如。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出身京兆韦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歌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译文

年末时节寒风凛冽,吹得大地动摇,夜晚大雪纷飞,连绵不绝,我这个老夫该去哪里过夜呢?自然是那温暖的帐篷和炉火前,几位朋友拱手行礼,面带笑容,交谈之后,彼此的心境都变得豁然开朗,这时,我深信袁安确实是个有道德操守的人,但不知道原宪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雪夜的寒冷景象,以及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与朋友相聚的温暖场景,通过对比袁安(东汉时期以清高著称的官员)和原宪(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以贫困而守道著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品德的赞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雪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恶劣和人际关系的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以“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开篇,营造出一种萧瑟、寒冷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诗人通过“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的转折,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温暖的室内和朋友的相聚,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关怀。

在“数子揖颜色,求心皆豁然”中,诗人描绘了与朋友交谈后的心境变化,表达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默契,最后两句“却信袁安似有道,未知原宪定何如”则运用了典故,既表达了对朋友品德的赞赏,又流露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仕途的挫折或人生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雪夜的寒冷和朋友的温暖相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通过运用袁安和原宪的典故,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道德操守和人生价值的坚守和追求。

“却信袁安似有道,未知原宪定何如。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