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玉螭阶侧凤池边,接武严徐愧昔贤。的释义

7个月前 (04-24)诗词赏析33

诗词原文

朝谒

玉螭阶侧凤池边,接武严徐愧昔贤。的释义

唐·张说

玉螭阶侧凤池边,接武严徐愧昔贤。

旦日焚香绕御榻,春风吹入琐窗前。

作者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早年以才学著称,武则天时期进士及第,累迁至太子校书,唐玄宗即位后,因参与平定太平公主之乱有功,拜中书令,封燕国公,与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张说擅长文学,尤长于碑文、墓志的写作,其诗多应制之作,内容浮泛,形式工整,是初唐到盛唐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雕有玉螭的台阶旁边,凤凰池畔,我紧随前贤严挺之和徐坚的脚步,心中却深感愧对往昔的贤能之士,清晨时分,我焚香祭拜,围绕着皇帝的御榻,春风吹拂,将香气带入那精致的琐窗之前。

释义

玉螭阶:指装饰有玉制螭龙图案的台阶,象征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凤池:即凤凰池,古代指中书省,因中书省多代拟朝廷诏命,故有此称,此处借指朝廷。

接武:脚步相接,形容前后相随,此处指自己追随前贤的脚步。

严徐:指严挺之和徐坚,均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此处泛指前贤。

旦日:清晨。

焚香:古代祭祀或朝拜时的一种仪式,表示虔诚和敬意。

御榻:皇帝的床榻,此处借指皇帝。

琐窗:雕刻有连环花纹的窗子,此处形容皇宫的精致与华丽。

赏析

这首诗是张说在朝谒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前贤的敬仰以及自己身居要职的谦逊与不安,首句“玉螭阶侧凤池边”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皇宫的庄严与尊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身处的政治地位,次句“接武严徐愧昔贤”则直接表达了自己对前贤的敬仰与自愧不如的情感,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与自省,后两句“旦日焚香绕御榻,春风吹入琐窗前”则通过描绘朝谒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皇宫的庄严与神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诚与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说在唐朝中期所作,当时他身居高位,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谦逊自省,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对前贤的敬仰和对皇帝的忠诚,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不仅是张说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国家、对皇帝、对前贤的一种深深敬意和敬仰。

“玉螭阶侧凤池边,接武严徐愧昔贤。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